首页 应用 游戏 资讯 攻略

万达年底上市能成功吗,万达商业撤回A股上市申请,你能看懂万达这波操作吗

时间:2023-12-26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大家好!我很荣幸被邀请分享关于万达年底上市能成功吗的相关问题,同时,我还会讲解一下和万达商业撤回A股上市申请,你能看懂万达这波操作吗的相关内容。如果你对这些问题还有疑惑,希望我的文章能解答你的问题。让我们一同探寻知识的海洋,开始吧!

万达年底上市能成功吗,万达商业撤回A股上市申请,你能看懂万达这波操作吗

一、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计划融资200亿元 目标年底前港股上市

本文转载:华尔街见闻

路透报道称,大连万达计划为旗下商业地产管理业务——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融资200亿元,目标年底前在香港上市。

报道称,此次IPO前融资主要面向私募股权投资人,目标是使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的估值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但部分接洽的潜在投资人认为该估值目标“太高”。万达集团计划7月前完成这项融资,并于9月提交IPO申请。珠海市政府将是本轮IPO前融资的牵头投资方。

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目前管理着368处万达广场,还有另外155处在建的万达广场。万达上个月宣布与珠海市政府签署协议,将重组后的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落户珠海横琴,同时珠海国资委出资30亿战投入股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

恒大集团、融创和世茂集团等房地产开发商旗下的物业公司去年都赴港上市。目前这三家物业公司的股价均高于IPO定价。

市场分析指出,如果出售的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股份达到10%(IPO中常见出售份额),2000亿的目标估值将使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成为2016年以来香港最大的物管公司上市案。

此前3月,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母公司万达商业宣布撤回国内IPO申请。公司通告称,基于对自身战略的研判,万达商业决定对本公司从事轻资产商业运营、科技、数据、人员等相关资源进行重组,以尽快实现境内外上市。因此本公司决定,撤回万达商业A股IPO申请。

二、万达商业撤回A股上市申请,你能看懂万达这波操作吗

一直有消息称万达集团欠债4200多亿元,首富其实就是“首负”。而关于这个传闻,王健林首谈万达负债,称并非是“负”,而是“富”。

万达商业的资产在6000亿元左右,净资产更是达到1900亿元,资不抵债是空谈。实际上,万达商业披露的数据显示,该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为72.6%,与其他上市公司相比,这一数字已经处于危险线以内,但是房地产行业有其杠杆率较高的特殊性,因此万达商业的负债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行业人士进而指出,万达商业拿地价格成就了该公司的低成本,但是快速扩张以及项目区位短板则掣肘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未来的回款及资金的流动性。

“以售养租”的这个售就是物业销售

2011年、2012年、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物业销售金额分别为240亿、250亿、443亿和99.3亿。此项业务毛利润率约为40%,意味着每年一、两百亿的现金净流入,是万达商业帝国“源头活水”。

众所周知,王石一向主张万科做“最后一个住宅开发商”。直到近年,万科在郁亮等新生代的坚持下才开始涉足商业地产。除了强调专注,真正让王石担心的是商业地产回报周期极为漫长,不像住宅开发那样可以让资金“滚动”起来。万达走通了万科不敢走的“险路”,王健林这首富当的也是真心不容易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万达商业地产经营现金流日益萎缩,但投资力度却不减,一直保持在每年200亿之上,巨额缺口只能靠融资活动解决。据了解,2013年,万达商业地产融资活动资金净流入379亿,2014年上半年达351亿。如果IPO融资370亿(60亿美元),则全年融资超过720亿。时至今日,“以售养租”模式已彻底蜕变为“以融养租”。

万达商业决定从港交所退市,同时推动万达商业国内A股上市

2007年,王健林开始考虑让万达在国内A股上市。沿着计划,证监会于2010年受理了万达上市申请,但楼市调控却打乱了后面的计划。房企的融资渠道全面收紧,几乎所有房地产公司的上市工作都被迫暂停。

到了2013年,万达上市的道路终于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当年万达借壳香港上市公司恒力地产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随后万达在美国收购的AMC院线也在年底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而当同期大部分房企已经纷纷上市成功后,万达商业首次登陆资本市场是在2014年12月。当时万达商业成为当年港交所最大IPO。但是因内地和香港市场的估值落差,让万达商业的价值遭遇严重低估,其股价长期低迷,让万达商管及投资者感到沮丧。2016年3月,在登陆港股600多天后,万达商业决定从港交所退市,同时推动万达商业国内A股上市。

甚至连公司名字都显露了万达商业“从重变轻”的决心

受制于房地产调控政策,万达商业主动求变,全面转型轻资产,进一步优化上市资产属性,经过调整,万达商业上市主体从三变一,变为以万达广场为主的商业部分,甚至连公司名字都显露了万达商业“从重变轻”的决心,2018年3月1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商业地产”到“商业管理”,万达商业宣布不再进行房地产开发,成为纯粹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

中国的大企业都是“大负债”高“负债”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大”时代,参与全球化国际大竞争,首先要做大,要规模化经营。做大,“大负债”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经济发展路径与捷径。只是做大了,你是为自己做大,还是为大家做大,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才是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的大企业都是“大负债”高“负债”,只是王健林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做大了,不要出逃,而是由做大,转型为“伟大”!不要做自私之“小我”,而是要追求人生无私之“大我”!

三、从5亿到63亿的王思聪够资格入主万达了吗

即便王思聪真的把王健林给的5亿暴增至63亿,即便王思聪目前专注的泛娱乐领域是与万达发展前景极契合,但是当上升到万达接班人问题上时,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现在都还远未到时候。

万达阴影下的王思聪

久不见王思聪在微博上向乱象丛生的娱乐圈开炮了,即便娱乐圈最近依旧精彩不断,狗血频频。但这似乎都吸引不了“王纪委”的注意力,没有“王纪委”主持公道的娱乐圈,精彩着实少了好几分。

但王思聪没闲着,在忙挣钱,并且据胡润说身价已经达到了63亿,这相比于当初王健林说的会给他5个亿练手,足足翻了12倍多。这个成绩很耀眼,但从显露的信息来看支撑他身价的更多的是旗下普思资本的投资成功。4年间完成26个项目的股权投资,8个项目获得退出,投出5家IPO。其中投出5个已经上市的企业,更是让初入投资圈普思资本大赚。

在普思网站中披露的投资案例行业类型非常丰富,除互联网外,还有数据分析,电影特效、自动化设备、园林、后勤、数字影院、医疗,新材料,数码,餐厅,甚至涉足殡葬业。

其中比较有名的公司有台湾直播app17的machipopo、大众点评,人人车,乐视体育、云游、乐逗、 palantir等。不过王思聪一直对游戏行业情有独钟,在五家上市公司中就有两家游戏公司。

从投资信息来看,在不少的投资案例中,尤其是几家上市公司,王思聪的普思资本入股都在上市前的1年左右甚至更短,并且有公司是主动邀请王思聪投资。这其实值得玩味,在看中王思聪本人时,恐怕更多的还在看背后的万达。

在投资乐逗游戏时在网上流传一段子,据说,上市前夕乐逗游戏已有联想与腾讯等投资方,完全不缺钱。王思聪出差辗转见到乐逗CEO陈湘宇,两人谈了一整天,最后陈湘宇决定拿自己手里的1.3%股份以590万美金给普斯投资,这在上市前夕就等于,白!送!钱!后来乐逗上市首月股价上涨50%。

其实可以想象,在王思聪最开始投资时,王健林和万达集团自是王思聪手中最大的砝码,也是最被投资者看重的因素。

但这并没什么,商业上整合各方资源促成合作,本就是极重要的。并且随着王思聪本人名气奇高、话题性爆棚的价值体现出来之后,企业对于王思聪的投资有了更多的理由,王思聪本身自带的流量和话题性不亚于一线明星。

就目前而言,背靠万达的投资给王思聪带来充沛的资金,但其个人痕迹最重的其实是游戏、直播行业,能否真正建立王思聪的“商业品牌”,最终还是要看他在这两个领域的成绩。

但无论是电竞游戏还是直播,其发展都不约而同遇上了不小的困境。

王思聪的困局

首先是游戏,作为王思聪最大的布局,其电竞路是受阻的。端游有巨无霸腾讯,手游电竞在各方面的局限性还太大。

在端游竞技上,腾讯已经是绝对王者地位,从这里切入明显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于是王思聪和主打移动竞技的英雄互娱一拍即合,而英雄互娱也看重他所代表的万达系资源以及他本人的话题性和粉丝,双方用入股和监事席位做了捆绑。

两家还一起牵头成立了中国移动电竞联盟,涵盖12家游戏厂商,5大渠道商,4家电竞相关企业和中国电子竞技俱乐部以及迅游科技,声势浩大。并由王思聪担任首届主席,保证了联盟的传播效率。

但即便如此风光,也难掩移动电竞本身的阴影。手机的操作特点,让移动电竞存在很多硬伤,首先是大多手机游戏的制作画面堪忧,观赏性并不强。技能单一或无法顺利地连接产生特效,不能按照策略优先完成某种动作等因素,都可能使用户对移动竞技的竞技效果产生失望;就目前移动电竞的观看用户量级来说,距离成功还很远。

再说直播,困境主要来自于同业竞争引起的烧钱大战。

直播平台的流量来源7成以上来自于游戏板块,游戏直播的赛道其实无明显壁垒,核心是靠头部的主播。所有平台都靠签约的方式,笼络、约束优质的主播,皆以圈住用户。斗鱼、虎牙、熊猫几大平台在2016年纷纷陷入头部主播的“军备竞赛”里。

2015年,斗鱼从YY旗下的虎牙连挖6人,洞主、55开、萝莉都是从虎牙跳到了斗鱼,且挖角金额高达6000万人民币。虎牙也报复性的挖走了斗鱼旗下的头部主播。整个行业主播的签约价格飙高到千万级别。

而2015年10月上线熊猫TV刚刚入场,就面对这样的挖角大战。2015年9月,熊猫TV将斗鱼平台原有的《炉石传说》主播囚徒、王、王师傅在内的知名主播揽入麾下;同年年末,知名主播小智就因为熊猫TV与另一平台全民TV之间“劈腿”引发骂战,甚至直接与王思聪本人对骂。

整个行业似乎格局已定,既然有号召力的主播是有限的,平台能靠的也就只有钱。

而目前国内三家主要的直播平台:斗鱼、熊猫、虎牙,除熊猫外其他两家腾讯都有参与投资。这个影响是巨大的,在游戏界腾讯除了资金雄厚外,更掌握着几乎所有热门游戏的版权。这一下掐住了熊猫直播的命脉,虽说现在腾讯没什么动作,但如果未来想起来要进行收割了,那还不是命脉说断就断。熊猫做出的应对就是,转型泛娱乐平台,构建更丰富的内容,减少对主播和热门游戏的依赖,自己造血。

王思聪先在熊猫上制作了直播综艺《hello!女神》、后制作了脱口秀节目《小葱秀》,都希望能够丰富PGC内容。但观众对这两档节目的评价似乎都是“尴尬”。

并且就播出后的影响来看,呃,也几乎没啥影响。《hello!女神》中的各个美女主播,最后一个也没有给观众带来深刻印象一跃成为头部主播。

但转型之路仍在继续。3月份,王思聪、林更新联合芒果娱乐出品了真人Online二次元偶像养成秀”《次元星计划》。期望通过直播和点播相结合的方式,让用户能够一步步将自己选中的人物培养成偶像。

但转型能否成功,尚是未知数。

万达的转型之痛

同样经历转型阵痛的还有王健林和万达。万达去地产化,转型轻资产公司的决心不容置疑,从一系列目不暇接卖卖卖的动作上就可以看出来。但进行的过程和潜藏的隐忧并不如表面宣布的那么美好。

从目前来看,万达仍难以摆脱房地产。万达涉足文化产业十一年,现在文化集团已真正成为万达的支柱产业,但却还不是营收最重要的占比。今年上半年,有数据显示,万达文化集团收入308亿元,同比增加31%。按照这样的增速,万达有望到年底会突破800亿大关,从目前来看,万达成长最快的是新兴产业。但去年万达集团营业收入是2549.8亿元,因此可以预见万达的商业地产在一段时间内依旧是其最重要的营收来源。

转型的速度过慢,一大原因在于,轻资产的文娱一时间难以支撑万达如此体量的重资产转型。

影视、体育行业利润虽然非常高,但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却没能诞生出超级巨头,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互联网、地产、能源和零售等行业能孕育巨头,但影视和体育等行业是难以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巨头们也挡不住一两个天才的搅局。就拿电影来说,谁能想到吴京的《战狼2》能突破50亿?精品的内容在量化和可控上几乎做不到,这行的基因就是分散,就是百家争鸣。

细数万达收购的这些企业,最早纳入万达旗下的AMC院线二季度宣布亏损1.77亿美元,股价也一直走低。

相比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影视、体育等文化产业天生就不是赚大钱的产业,而且回报周期相当长,这大大拖累了万达的利润。也引来了不少对于万达转型的质疑。王健林想要想整合这些行业,形成一个超级航母,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互相狂奔的父子

王家父子目前正处于一条路的两端,王思聪在彻底娱乐化的这端想要奔向一条成熟稳健的商业模式;而王健林则在严肃重资产的商业地产这端,欲带领万达完成彻底文娱航母的转型。在各自不同的困局下,两者离相遇还有一段距离,除了本身自带的超强话题性之外王思聪还未能在泛娱乐的商业领域,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目前万达也未能彻底转型成功。但可以预见的是,两者在各自的业务上有着诸多的交叉点和互相补足,并且这种交叉和补足正越来越多。

如果不久的将来,两者在这条文娱路上相遇,即便王健林从未在接班人问题上松口,那经受了商场洗礼,并且在文娱领域做出成绩的王思聪依旧是扛下万达这面旗的最佳人选,由此可见老王对小王培育的良苦用心。

在问答平台上王思聪遇到过网友提问的一个问题: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你的人生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王思聪答道:这个问题挺简单的,作为首富的儿子,最大的挑战一定是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能超过父亲。所以我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有生之年,超过我父亲成功的高度。

阅读全文
扫码关注“ 多特资源库
更多更全的软件资源下载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玩家热搜

相关攻略

正在加载中
版权
版权说明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