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应用 游戏 资讯 攻略

冬至吃馄饨是怎样的传统习俗_馄饨饺子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3-12-22 关注公众号 来源:网络

冬至吃馄饨是怎样的传统习俗_馄饨饺子有什么区别?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吃馄饨是怎样的传统习俗

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一个冬至吃饺子的传统习俗。这个习俗源自汉代的一个传说。据传,张仲景在长沙任职时,冬天下了大雪,寒风刺骨,许多人的耳朵都被冻伤了。为了帮助这些受冻的百姓,张仲景让他的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棚子,煮了一些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然后将它们剁碎包在面皮里,形状像耳朵一样。当人们吃了这些饺子后,耳朵就都康复了,因此,后来的人们每逢冬至都模仿张仲景的做法来吃饺子,逐渐形成了饺子的习俗。

另外,冬至节也与吃馄饨有关。据传,南宋时期,赵构对御厨做的馄饨情有独钟。一次,馄饨没有煮熟,有人要将这位厨师送去大理寺受罚,但因为只有这位厨师会做馄饨,赵构便赦免了他。于是,馄饨的制作方法流传到了民间,品种也越来越多。每逢冬至,人们都会包馄饨来吃,因此有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此外,冬至也是进入严寒季节的开始。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共分为9个"九",当数到81天时,称为"九尽桃花开"。在这个时期,北京人有着吃火锅和酒肉的习俗。他们要吃10次火锅,每次火锅的内容都不同,但一般都是涮羊肉。这个习俗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非常盛行。

此外,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也是一项传统习俗。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自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在民间形成,人们希望能够带来好兆头。

冬至节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吃汤圆。这个习俗在明清时代就已经定下来了,特别是在江南一带,汤圆是冬至必不可少的食品,象征着“团圆”和“圆满”,吃汤圆寓意着家庭的和谐和吉祥。

另外,冬至节还有赠送孩童鞋帽的习俗。这个习俗是希望孩子们能健康成长的象征。过去,这些鞋帽大多数是手工刺绣制作的,现在则多数通过市场购买,形式也跟时代潮流一样不断更新。

同时,冬至节还有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据说,共工氏有个儿子,作恶多端,最后在冬至这一天去世,变成了疫鬼,继续伤害民众。然而,这个疫鬼最害怕赤豆,因此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糯米饭来吃,以避邪辟疫,防止灾祸和疾病的发生。

馄饨饺子有什么区别?

1、叫法的差异:

饺子在历史长河中有着繁多的名字,古代有着"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不同称呼。在唐代,饺子被称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之为"时罗角儿",明末改称为"粉角",清朝则俗称为"扁食",在南宋时则称之为"燥肉双下角子"。

而馄饨则有更多的名字:

- 在北京、上海等中国北方地区,通常称之为馄饨。

- 在广东,因为口音不同,叫法转化为云吞。

- 在福建,俗称为扁食,也有一些人称之为扁肉,肉馅通常是经过敲打的。

- 在四川,俗称为抄手,由于川菜偏好辣味,有一道名菜叫做"红油抄手"。

- 在湖北,俗称为馄饨,一些人也称之为水饺。

- 在江西,俗称为清汤。

- 在台湾,闽南语称之为扁食。

2、外形和食用方式的差异:

饺子的馅料比较多,个头也较大,而馄饨通常是一口吞下的大小。饺子的边缘是手工捏制的,而馄饨则具有卷边的特点,看起来更加美观。此外,吃法也不同,吃饺子相对简单,只需蘸一点醋即可。而吃馄饨则要多一些准备工作,需要调制鲜汤,再加上葱花,精致的做法可能还要添加榨菜、虾仁等调料。

关于冬至吃馄饨是怎样的传统习俗_馄饨饺子有什么区别?的内容小编就阐述到这里了,希望本篇的信息能够解答大家目前的疑问,想要更多最新的内容记得关注多特软件站哟!

更多全新内容敬请关注多特软件站(www.y866.cn)!

阅读全文
扫码关注“ 多特资源库
更多更全的软件资源下载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玩家热搜

相关攻略

正在加载中
版权
版权说明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电话:13918309914

QQ:1967830372

邮箱:rjfawu@163.com

toast